變質的醫病關係

變質的醫病關係
分享魯蛇小編最喜愛的作家黃春明老師關於醫師的文章。
在高度發展的社會,人際關係卻不一定同時增溫,
雖然網路無遠弗屆,民眾對美日、歐洲八卦緋聞似乎都瞭若指掌,
但是對於每天同住一棟大樓的上下層鄰居卻是懵懂無知。
各種通路的發達,反倒使我們忽略了物理上最接近的距離。
小心翼翼的盯著手上的寶可夢有無升級,卻忘記了身旁更多有血有肉的真實生命與大自然。
而滋養我們長大的,不是虛擬世界的寶物,而是真實世界他人的幫助。


 



當然,面對醫療刑事訴訟日增,小編也必須指出醫師可能也是原因。
這幾年來,小編有3、4次看醫師的經驗都不是很愉快。
小都市的診所,掛號後排了至少3、40分鐘以上,
進去之後,醫師大概只花15秒的時間隨口問問就想打發病人。
讓小編不禁想到,
在大地檢開庭,尤其是酒駕或施用毒品的案件,
時常也是在3分鐘內解決一個案件。或許對醫師來說,小編就是這種案件吧!
另外,有些診所會在掛號時就請護士詢問病情、症狀,
(有無發燒還可接受,但有些直接問到症狀,甚至流鼻水顏色等),
病患進入診間之前,其實醫師已經點好電腦上的選項,
這都已經嚴重違反醫師法第11條醫師親自診察義務。
當醫師視病患如流水生產線或單純的商品,就不能怪病患視醫師為單純的賣方(服務提供者)。
當醫病關係質變為商品買賣,當商品或服務有瑕疵時,消費者自然會主張各種權利了。


--
「時過境遷,這樣的醫生都哪裡去了?有,一定還有。可是劣幣淘汰良幣,量變質就變。至於病患與家人,經常引起醫療上的糾紛和訴訟,這也是早前所沒有的。」



 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公法教室]功能最適理論

最高法院要開庭嗎?

法律人必先自律,方能律人